爱的最好状态:轮流做小孩,互相做父母
张爱玲在《倾城之恋》里写道:“跟你在一起,我就喜欢做各种傻事。”大家有没有发现在亲密关系中,一旦陷入爱情就容易变得有些幼稚,其实在心理学上,这种现象叫做退行。
退行是指个体在面对伴侣时,心理状态退回到早期的发展阶段,通常是儿童时期的行为模式或情绪反应。这是因为在相处过程中能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,可以放下对外界的防御机制,不自觉地想要释放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,从而变得依赖对方。
打个比方,在外情绪稳定,独当一面的人,可能会在回家之后对伴侣撒娇道:“我今天过的超级辛苦,你能不能抱抱我。”再或者受了委屈明明可以像个成年人一样一直忍着,结果一看到伴侣,就忍不住的大哭起来。
不过退行并不一定是坏的,适当的退行可以让另一半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,从而提升关系中的亲密度。但有些时候,若是没有得到对方的安抚与认同,就容易情绪不稳定而大发脾气,这种频繁的情绪波动和无理取闹可能会让另一半难以忍受,从而引发争吵和矛盾。
那什么样的人会促发退行行为?
1.童年情感缺失
在童年时期经历过情感忽视的人,一旦在亲密关系中感受到关爱与温暖,就会下意识地退回到孩子般的状态,渴望得到更多的爱来弥补童年缺失的部分。
2.内心敏感型
这一类人对情感变化的感知非常敏锐,所以很容易受到伴侣情绪和行为的影响,一丁点的变化都会引发他们的不安,所以常常会通过撒娇或是突然冷淡等方式来确认对方是否还爱自己。
3.过于依赖型
还有一些人会把自己生活的中心和情感全部寄托在另一半身上,在亲密关系中频繁地促发退行行为,企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维系和加强与伴侣的关系。
适当的退行可以让双方建立更深入的情感连接,能暂时卸下成年人的责任和压力,得到正向的能量反馈。
该如何对待亲密关系中的退行?
1.平衡依赖
在亲密关系中,要建立一种平衡的关系模式,既允许适当的退行,也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。在伴侣面前可以尽情的做个小孩,释放自己的天性;但独自一人面对世界时,也能扛起属于自己成年人的那份担当。
2.注重边界
虽然伴侣可以提供相应的情感支持,但是也要在合理的限度内去表达需求,举个例子,当一方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,疲惫地躺在沙发上,这个时候就不要孩子气的去追问他到底爱不爱自己,这有些不合时宜。
3.共同成长
退行行为并不单单局限于一方,而是双方都可以轮流体验 “小孩子” 的角色,这样都能感受到被重视和关爱,有利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。比如一方能够给予支持与鼓励,而另一方能够提供关心与呵护,相互扶持,才能一起走下去。
社会要求一个成年人要情绪稳定、经济独立、思想成熟,一切都做到完美,但是当进入一段真正的亲密关系时,有人会告诉你没关系,你可以表达需求、展示脆弱,他能够像心理咨询者那样无限的去理解、去包容、去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记得关注此账号,为你分享更多优质内容。

